文 / 張涔汐前幾天,我重温了一檔節目《一年級》,陳道明在節目中送給大學生們兩句話:
陳道明簡單的兩句“上山下山”的理論,其實在比喻人生。 涔汐畢業多年後,當聽到陳道明的這段話時, 深深能感受到他的良苦用心,簡單的兩句話,把面對人生起落的心境全部包含其中。 這段時間有很多知乎和微博的讀者們給涔汐留言,有讀者留言:
其中一位抑鬱症的讀者,因為從小缺愛,父母離異雙方不管不問,正在輕生邊緣掙扎着,涔汐不斷用文字陪伴着她重新走出心靈的霧霾。 今天的這篇文章,把人生4大智慧分享給大家: 01在“ 山下 ”的時候,一定要看得起自己 前段時間,有讀者問涔汐:《天道》中你最喜歡哪個女性?
我喜歡歐陽雪身上的骨氣,在低谷中沒有輸掉一絲的心氣,敢於跟命運抗爭的精神。 從鄉村走出來的王寶強同樣如此。 15歲的王寶強來到北京,開始在北影廠門口蹲守,從早上6點蹲到下午三四點,一守就是三年。王寶強回憶這段歲月的時候説:
有一次拍戲,不小心踢翻了一個古董椅子,當場被扇了兩個耳光,他憤怒地攥緊了拳頭,卻又鬆開了因為他理智的意識到不在自己家。 王寶強剛拍完《天下無賊》沒有什麼名氣,有一次出席一個活動,周圍的演員都有人排着隊採訪,但卻沒有人搭理王寶強,攝影師回憶這段的時候説:
如果王寶強在成名的路上,像周圍人看待自己的眼光一樣來看待自己,那麼就沒有今天的王寶強了。 面對人生之路,低一點:低谷的時候,當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時候,你一定要瞧得起自己。 02在“ 山上 ”的時候,一定要瞧得起別人 馮侖有一次分享,那個時候他創業不久,公司規模還比較小,當時跟一個企業老闆接觸,他弄一個大辦公桌,馮侖和其他人坐在沙發上,這個老闆隔着20多米教育馮侖。
還有一個企業老闆,把馮侖等幾人擱在小房間裏,等了40分鐘,就跟他説了幾句話,把馮侖打發走了,後來這個人的公司也破產了。 而當年那些高高在上瞧不起馮侖的企業老闆們,如今江湖早就沒有他們的故事,而馮侖卻是響噹噹的知名企業家。 中國有一句老話: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。做人不要太猖狂。 正如陳道明所講: 山上的人,千萬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,因為什麼時候,他們會爬上來,終有一天他們會上山取代你。 03別總覺得自己最苦,比你苦的人太多了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. 一個窮人跟上帝抱怨,説自己太窮了。這個時候上帝問他:如果給你10萬,切斷你的一根手指,你幹不幹? 那個窮人回答:不願意。 上帝接着説:如果給你100萬,砍掉你一條腿,你幹不幹? 那個窮人回答:不願意。 上帝接着説:如果給你1000萬,拿走你的生命,你幹不幹? 那個窮人回答:命都沒有,要錢幹啥? 這個時候,上帝説:好了,現在你已經擁有超過1000萬的東西了,你哪裏還窮啊? 涔汐用這個故事想告訴大家: 很多人覺得自己苦,自己窮,因為他總是死死盯着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東西,而忽略了自己擁有的東西。 04愚蠢的人,總是不斷活在攀比的世界中 我身邊一個朋友A,他創業本來比較成功,不愁吃喝,有房有車,但是每天活在焦慮的狀態中,他的焦慮來源於同行成績的壓力。
他一直活在跟周圍人攀比的困惱中,最後焦慮症越來越嚴重。 你覺得自己工作苦,那麼你再去煤窯裏看看; 你覺得自己過得苦,你再去醫院看看那些渾身插滿管子,飽受摧殘,垂死掙扎的病人,他們的追求不過是能健康的看到明天的太陽。 當你覺得自己很苦的時候,不一定是你真的苦,而是因為你內心的貪念和執着, 貪念和執着讓你的內心飽受煎熬,而忽略了身邊的小幸福。
身處“山下”的劉姥姥初入賈府從未輕薄了自己;身處“山上”的劉姥姥在賈家落敗的時候,也從未落井下石;出身貧苦的劉姥姥,從未見她臉上掛着苦相。 一個人活得好不好,不在於你有多大能力,而在於你有多大的智慧。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