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飾,自古至今,都是必不可少的物件,更是天下女子的心頭好。 羅衣之璀粲兮,珥瑤碧之華琚。戴金翠之首飾,綴明珠以耀軀。曹植《洛神賦》裏的洛神,是詩人鍾情的女子,容貌極美。 她着一襲明亮彩衣,戴碧玉耳墜,赤金翠羽頭飾裝扮,珍珠點綴熠熠生輝。 洛神是詩人理想中的完美女子,衣袂飄飄,配飾精美。 配飾,是裝扮的雅緻物件,亦是饋贈的珍貴信物。 彼留之子,貽我佩玖。詩經裏描述一對戀人,男子送給心儀的女子玉佩為定情信物,表達愛意。 又有“投我以木桃,報之以瓊瑤。匪報也,永以為好也!” 女子贈予戀人樹上新結的果子,男子回贈姑娘美玉,不是為了回報一份禮物,只願與心上人長相守。 《孔雀東南飛》裏,焦仲卿之妻劉蘭芝是個美麗的女子。 足下躡絲履,頭上玳瑁光。腰若流紈素,耳着明月璫。 她穿着絲絹繡鞋,發上的玳瑁簪子有瑩潤的光澤。腰間束的白絹絛子,像陽光下水面的漣漪,耳垂用明月珠墜子裝扮。 這樣嫋娜標緻,楚楚動人的女子,美好幸福的姻緣卻被拆散,和夫君雙雙殉情。 古時,男子亦有配飾。 被明月兮佩寶璐。貴公子屈原不僅是愛國詩人,衣着也是華麗講究。他的衣飾綴着夜明珠和美玉,高貴的靈魂當有高貴的珠玉匹配。 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唐代詩人杜甫憂國憂民,河山依舊,家國衰頹。詩人發已白,稀少得已綰不住一根木簪。 鈿頭銀篦擊節碎,血色羅裙翻酒污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裏的長安歌女,回憶年少青春時,歌之舞之,以金鈿花銀篦和着音節敲擊,打碎了髮飾。 望着晚景淒涼的歌女,已被貶為江州司馬的詩人感慨,同是天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。 越女採蓮秋水畔。 窄袖輕羅,暗露雙金釧。 照影摘花花似面。芳心只共絲爭亂。 ——宋代 歐陽修《蝶戀花》 歐陽修筆下的越女,嬌憨可愛。她採蓮於水湄。羅衫飄逸,腕上的一對金釧若隱若現。水面她的倩影若蓮般清麗。折斷香藕,絲絲縷縷,如她的情絲一樣綿長。越女在思念遠方的戀人。 民間女子的配飾,多簡素。宮中女子的裝扮,考究華美。 集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,配飾富麗華貴。 白居易的《長恨歌》裏,初進皇宮,蒙受盛寵的楊貴妃“雲鬢花顏金步搖,芙蓉帳暖度春宵。” 烏雲秀髮,如花容顏。頭飾金步搖璀璨華麗,更是映襯得擁有天姿國色的楊玉環,如牡丹般端豔。 一時,楊貴妃風光無兩。一時,長安城的百姓,不重生男重生女。 君王的恩寵,是把雙刃劍。給予她無上榮光,也給她帶來了滅頂之災。 花鈿委地無人收,翠翹金雀玉搔頭。一節白綾,終結了楊貴妃的一生。花容凋落,金鈿花翠羽和金釵玉簪,也掉在地上七零八落。 絕代佳人的收稍,如此悽慘決絕。 晚年的唐玄宗,在回憶裏度過殘生。他夢到在仙境和楊玉環重逢:唯將舊物表深情,鈿合金釵寄將去。釵留一股合一扇,釵擘黃金合分鈿。但教心似金鈿堅,天上人間會相見。 舊物情深。彼此金釵留一股,金鈿花留一扇。情比金堅,終歸有相見的那一天。 《紅樓夢》中貴族公子賈寶玉最為奢華珍貴的配飾,是他出生就銜着的那塊通靈寶玉。 “項上金螭瓔珞,又有一根五色絲絛,繫着一塊美玉。正面篆文'莫失莫忘,仙壽恆昌’。” 薛寶釵佩戴的項圈金鎖,鏨有“不離不棄,芳齡永繼”,和通靈寶玉的幾個字是一對。這常引得敏感的黛玉猜忌,説出奚落的話語。 然寶玉惟鍾情黛玉一人。在夢中自語“説什麼金玉良緣,俺只認木石前緣!”,聽怔了寶釵。 歲月悠悠,那些工藝精繁的配飾,已了無蹤影。它們依舊在文字裏,閃耀着奪目光華。 作者:童話。北方女子。 遇見是緣,點個分享 |
|
來自: 新用户3167a8id > 《待分類》